紫阳书
陈平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紫阳书,心语与谁——陈平军散文诗评鉴,陈平军,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江之滨,品赏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或是来到徐家老宅,寻绎它的前世今生;或是与东城门对视,也算得上“相看两不厌”;或是历数瓦房店镇曾有过的会馆群:湖广的、福建的、江南的、浙江的……吊唁沦落异乡不得归去的亡灵;或是为了寻觅育婴堂的遗迹,去向泰山庙,理出有关愚人溺婴和善人救赎的那段历史;或是去悟真观,拜谒紫阳真人,就是那位给这方土地带来了华彩名字的道士;或是盘桓在大排档、钟鼓湾,在烟烧火燎、划拳痛饮,品尝“三转弯”“麻辣串”中,历练世情人生。陈君的足迹似乎还不止于此,他来到巴水和汉江的合流处,望云起云飞,看两水汇流激起的浪花;登神峰、凤岭,俯瞰紫阳大地。神驰文笔峰,董理自我痴情文学的万般情怀;涉淇水,神接卫国的贤君、淑妃卫武公、许穆夫人,沉吟于山旁泽畔的曹丕、王维、李白。
汇总起来,一方面,他从相对闭塞的山村走向灵动的诸水汇集、数省鸡鸣相闻的城市,散落的山川、村落和种种历史留存;一方面,他从熟稔的村民、亲人、天真的孩子走向市民、乡民,从他们的行为、话语走向心灵深处。
城镇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从城镇入手能更好地观照一方土地文明发展的程度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很有意思的是,陈平军在对城市新貌和世态众生相的抒写中显示出社会的进步与沉滞。隧道,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快递,便利了商品流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系着世道人心,构建了和谐社会。陈平军的诗笔既著录了紫阳这方土地上涌现的孝老养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先进人物,留存了普通人的历史;又从一些习见的镜头中写出有的人精神猥琐、素质有待于提高的一面:泗王庙巷扫地的老大爷对乱抛垃圾者一日复一日的咒骂,麻将馆走出的老头、老太牌局得失的感慨,低头一族的学生妹、打工仔在手机游戏中的沉迷。
陈平军先生一段下乡工作的经历,既昭示着精准扶贫大趋势下,扶贫工作队员的作为和贫困户改变生存状态的强烈愿望的一面,又写出了某些农民积久形成的贪心、狡诈,卖弄小聪明的一面:子女在城里有豪车豪宅,老人还想再沾一点扶贫款去修老房,比穷、唠穷,甚至以穷为荣,作者的笔刺向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民粹主义残留。这种城市和乡村的沉滞,很容易使人想起鲁迅笔下生活在鲁镇、未庄的阿Q、王胡、小D,尽管一个世纪过去了,文学承担的精神启蒙的使命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