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代佛学称盛,而宋明道学家,即近所谓新儒家之学,亦即萌芽于此时。隋唐之际,有王通。杜淹《文中子世家》谓王通生于开皇四年(西历五八四年),卒于大业十三年(西历六一七年),弟子受业者“盖千余人”。唐朝创业功臣,如房玄龄、魏征、温大雅、陈叔达之徒,皆曾“北面受王佐之道焉”。及卒,“弟子数百人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以来,未之有也。……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圣人之大旨,天下之能事毕矣。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易》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请谥为文中子”。杜淹所说虽如此,而《隋书》为唐初人所修,王通无传。《旧唐书》仅于王质、王绩、王勃传中,《新唐书》亦仅于王绩传中,附见王通,称为隋末大儒而已。据此则王通为隋末一相当有声望之为儒家之学者。至于如杜淹所铺张,则多王通之后人所虚造之事实,不足置信。<sup><small>[1]</small>今所传文中子《中说》,亦无甚可称述者。所可注意者,则在佛学方盛之际,有人如此推崇王通,以为能继孔子之业。直接推崇王通,即间接推崇孔子。视此事为儒学复兴运动之一幕,则似可也。
一 【韩愈】
真可为宋明道学家先驱之人,当推韩愈。《新唐书》本传云: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长庆四年(西历八二四年)卒,年五十七。自晋讫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义,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如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昔孟轲距杨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余岁。拨乱反正,功与齐而力倍之。所以过况雄为不少矣。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新唐书》卷百七十六页,同文影殿刊本,十五)
韩愈《原道》云: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