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 【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陈隋间,智顗为又一派佛学之大师,世称智者大师。智婽居天台山,故此派世称为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故世又称为法华宗。此宗以慧文为第一祖,慧思为第二祖,智婽为第三祖。智婽为此宗之发扬光大者,其著述亦极多。但其所说,多为修行之方法,不尽有哲学的兴趣。《大乘止观法门》一书,相传为慧思作。然其书引《起信论》。慧思之时代,不及见《起信论》,故知非慧思作也。其书中又似受唯识宗及华严宗之影响者,当系唯识宗华严宗盛时天台宗人之所作也。(此陈寅恪先生说)今取此书,以见唐代天台宗之佛学。
(一)真如、如来藏
宇宙之全体,即是一心,此心名为真如,又称为如来藏。所以名为真如者,《大乘止观法门》云:
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虚妄,有即非有。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心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
所以名为如来藏者,《大乘止观法门》云:
如来藏体,具足一切众生之性。各各差别不同,即是无差别之差别也。然此一一众生性中,从本已来,复具无量无边之性。所谓六道四生,苦乐好丑,寿命形量,愚痴智慧等,一切世间染法;及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净法。如是等无量差别法性,一一众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义故,如来之藏,从本已来,俱时具有染净二性。以其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故以此藏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复具净性故,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故以此藏为出障法身,亦名性净法身,亦名性净涅槃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七)
此心“体具染净二性之用,能生世间出世间法”,(《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四)一切诸法,凡所有者,其性皆“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