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皇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一章 百年会谈(七),大时代1840,没落皇朝,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态,直接问起了布市的发展步骤。
“洋纱进口,为各商埠进口之大宗,土织机效率低下,孟四爷不妨以乡镇为单位,聚集山东各地的熟练织工,建机器织布厂。
当然,由旁人来建织布厂,孟四爷负责售卖也是可以的,这就是第一步,办厂。
第二步,还在厂子身上,土法织布也有许多可取之处,用西法代替土法,布的成色不一定差的,同样这样的法子。也适合于丝绸锦缎,这一步可以称作是创新法。
第三步,整合各地丝棉原料,建造咱们自己的原材料产地,这个是不局限于山东的。大生的状元公已经在用这样的法子了。
这三步,对于如今国内的市场差不多够用了,若想争锋于国际,这织布厂的规模就要再大一些喽!原材料的产地也必须更多一些。”
丝棉织物,技术虽说重要,但规模更为重要。李大成给孟洛川提出的三步走,只是最基础的,说的太深,孟洛川也做不成,想要将纺织业做大做强。同样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最近几年之内,基础还是最重要的。
“二爷,甜高粱由土地到作坊,这纺织为何要从厂子到土地呢?
还有,二爷的这三步,步子是不是小了一些呢?”
相比于甜高粱的推广,李大成在布市上的三步走。无疑有些放不开手脚,对于这一点孟洛川也有疑问。
“做大厂也不是不成,不计投入咱们也得看一看原料。如今的大清保粮为主,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种植棉花,不过各地的荒山野岭不少,棉花之外的生丝业倒是可以迈的步子大一些。
最近一两年,我有意在胶州府斥资千万左右,建一座亚洲最大的纱厂。原料全部靠进口,这里面的风险我也是无法预估的。现在的说法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若我趟开了路子,四爷再跟上也不迟。纺织业不同于制糖业,这一行洋人是关注的,普通商人做这个,怕是有相当难度的。”
凡是商家都想把买卖做大做强,丝棉织物这一行当,棉布的销量最大,而山东的生丝行业也不如南方发达,孟洛川的眼光不错,一下就盯上了作为大宗商品的棉织物,但涉及到纺织这一行业,就不是大清内部的问题了。
之前在京师的时候,李鸿章亲口说过,限制纱锭数量是洋鬼子提的要求,作为正常渠道最为大宗的倾销商品,纺织业也确实值得洋鬼子们关注。
李大成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以实为实的,纺织业不仅涉及到了英法德这些列强,近邻小日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