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义府谋害褚遂良 杜正伦敲击李义府
豆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李义府谋害褚遂良 杜正伦敲击李义府,唐朝不居安思危的例子,豆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门里高贵,多出名人。
杜正伦本非城南杜家人,因当上高官,故而腆着脸往人家族谱里钻。续族谱的时候,杜正伦要求加入组织,杜家不愿意。杜正伦觉得很丢面子,记恨下来。在和李义府斗法期间,杜正伦也办了这么一件错事。他找到了惩罚城南诸位杜姓的方法,他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南杜家的门里问题。诸杜所在地,名曰“杜固”,风水甚好,世传此地有壮气。那日,杜正伦建言:杜固阻碍交流,应兴修水利,改善交通状况。
一番策划后,工部就在杜正伦所说的杜固凿通一条水道。等挖开杜固后,那水渠出现了灵异的一幕,水沟里的水,色如鲜血,喷涌而出,一连喷了十日。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城南杜家一蹶不振,杜正伦的私仇得报。(《新唐书·杜正伦》记载)一直到现在,城南依然有杜家的脉络。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小人永远是小人,君子也有可能当一回小人。
李义府将杜正伦排挤出去,竟然搭上了自己,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联络皇后,上书言事,博得李治同情,很快回到了朝廷。李治安排他安静待一段时间,先陪长孙无忌一起编书。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正月,六十二岁的长孙无忌终于重新登台。为了表达自己对舅舅的信任,李治安排他编修一部关于礼节的书籍。长孙无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稿子交上去,有两位仁兄跳将出来,指出了书中的错误。如果不是长孙无忌编写,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码归一码,他们对人不对事。
李治已经很满意了。
李义府率先替李治指出了书中的硬伤,“其间约法,多是对皇帝行为的限制,这是人臣该做的事吗?”太常博士萧楚材响应李义府的号召,也指出了书中不妥的地方,“我觉得《豫备》这篇最好删掉!”
所谓豫备,是指皇帝要撒手西去了,众人该如何组织的问题。
萧楚材说,豫备是国家的凶事,把这东西编进书里去,是臣下能干的么?李义府、许敬宗联合上言,力挺萧楚材。两人态度鲜明,在众人惊愕的眼光中,他们向李治提议,《国恤》一篇,说的也都是凶事,应该全部烧掉!所有不吉利的事情,统统不该写,不能写,写了就是不爱国。
事后,因办事得力,许敬宗被选为中书令,又以于志宁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以黄门侍郎许圉师参知政事。
和李义府不太一样的是,许敬宗办事显得特别稳重。
他不喜欢李猫毛毛糙糙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