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武皇后献计登泰山 唐高宗得令搞封禅
豆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武皇后献计登泰山 唐高宗得令搞封禅,唐朝从来不淡定书籍共几本,豆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多,的确很博学;德玄的话,却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庞大的封禅队伍很快走到了寿张(河南台前,原属阳谷,毗邻山东)。
再往前走一段路程,就能到泰山脚下。但李治却宣布在这里停下,据说是要去探望一位名叫张公艺的老人。
满朝文武会意,都开始扎营停留,大家议论起来,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张公艺的故事。张公艺是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生人,如今已近九十岁。但重要的不是他的年纪,而是他所维护的家风。他少年便为乡人敬重,成年后修身养性,礼让齐家,曾建立义和广堂,制备典范,教育子侄。令世人称叹的是,张家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余人。
近百年过去,张家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夫正妇顺,姑嫂温婉,因此名震天下。
李治请教了张公艺这九百人如何在一起吃饭的问题(民国和以前,中国人还都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饭,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而已),张公艺做出了回答。他说:“我们不是九百张嘴。”众人大惊,张公艺指了指地上的狗,“我们还有一百多条狗,人吃饭的时候,狗也吃饭,人在席上,狗在地上。人不开饭,狗不开饭,人到齐了就先吃饭,狗到齐了狗吃饭。如果狗自己有还没到的,它们也会等狗齐了再开吃。开饭的时候,大院击鼓敲锣,众人齐齐赴宴,这就是解决通知问题的最佳方法。”
李治急着学治理国家的道理,于是问:“这么一大家子,有矛盾是必然的,该如何处理呢?”张公艺奋笔疾书,送给李治一篇文章。李治懂了,张公艺写了一百种忍耐,意思就是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李治虚心地接受了张公艺的谏言,赏赐布帛,表彰家风后,大部队又开始了跋涉。
本人研究了一下,窃为李治叹息。我发现,如果是其他皇帝,送一百个“忍”再好不过。可眼前这位皇帝,本就是一位习惯于忍受的天子,张老先生又送他此种箴言,不能算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
十二月初八,车驾行进到了齐州(济南),驻扎灵岩(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因疏于梳妆打扮,众人在此地休息十天,整顿完毕,才往南去了泰安,到了泰山脚下。众人迅速行动,先在泰山南面建造了个圆坛,在山上造了个登封坛,又在社首山造了座降禅的方坛。等干完活,大家开始穿新衣服,准备过年。这一天,正好是麟德二年的十二月三十。李治和武则天决定,以封禅为契机,宣布改元。
于是,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初一诞生了。
礼部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