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黄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复杂的图案,乐于助人的名人,清澈的黄河,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家人的房间有两个,入门是最大的房间,侧面有个小房间。
但最大的房间才放得下所有织地毯用的东西。其中大房间面对着门口最大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个占据整面墙的纺织架。
架子下面并排坐着九个小孩,由身高大小依次排序做好,每个人手里有一个图纸,几团羊毛线,就像绣十字绣一样,一人负责一段距离,织完用木槌使劲往下敲,把羊毛压紧实。
还有一个年龄最大的,是包头巾的女性,在另一面墙面前的手工织布机前,纺织纯白色的布。
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工厂就这样形成了。
郭良走近了仔细看他们编织的地毯,质量很好,用料扎实:“阿里,这一块地毯要织多久?”
“大概一个月一米到一米五,很慢。织好后送回工厂后还有洗地毯,剪地毯等等流程。”阿里说。
郭良看最小的小孩坐在墙角,是个扎了两个小揪揪的女孩,看着年龄很像自己的妹妹张若彤。郭良看着她手里的动作,熟练的让人心疼,比他手还大的钩针在她手里能够轻松的把各种颜色的绳子放到准确的位置。
小孩感觉有人看她,瞪着大眼睛也看郭良。
郭良看了看她的手,是脏的,沟壑里都是洗不干净的灰尘。
郭良又向那位失去双腿的人了解一下地毯的其他情况,然后告别这一家子还在不停工作的小工厂。
“他们每天睁眼就是织地毯,除了吃饭睡觉还是织地毯。”郭良感慨的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房间。
“可是,阿里,这种产品的定位是高端手工织品,就像奢侈品一样,但他们一家子十二个人,织三个月地毯只能挣一万五阿尼。但正常在发达国家这种地毯可以卖到十几万到一百万阿尼。”
“你怎么想?”
阿里瘦的青筋暴露的手指夹着裤缝,他突然觉得自己和他们的生活很苦。以前大家都是这样,他没有感觉,现在听多了郭良说的“天文数字”,他的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不过他思路更开阔一点,先问了一个最想问的问题:“未来机器会替代他们吗?”
“不是我打击你。”郭良作为织二代深知,“已经替代了。这种产品在中国根本竞争不过,一个是太贵,一个是周期长,供货量少。仅有的优点可以定制的服务,也是有限的图片。”
阿里突然感觉到了绝望。
“那我们还有希望吗?”
天有点黑了,但月亮非常亮。不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