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只是想割一割权贵的韭菜而已
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我只是想割一割权贵的韭菜而已,每天饮酒享乐成了千古一帝,画凌烟,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婉微微偏着小脑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说道:“我似乎听懂了小郎君之意,小郎君是希望所有人的所有工序,都一模一样?”
“就是这样。”李倓说道,“总结两点,一是标准化,二是流水化。”
“什么叫标准化和流水化?”刘婉更加好奇。
“每一步都相同,相同的方法,相同的原料占比,这叫标准化,让所有人各自在自己的岗位,重复做一样的事,由专门的人将每一个环节在联合起来。”
说到这里,似乎还不够形象,李倓说道:“就像水流,水的流速一样,且不会断开。”
据说当年秦国就有流水线的雏形,后来历朝历代的皇家陶瓷生产也采用了分工协作。
不过这种模式,只限于一小部分行业,并没有普及。
毕竟古代有严格的匠籍制度,以及行业保密制度。
兄妹二人连连点头,刘志赞叹道:“小郎君果然非同寻常,一言惊醒梦中人。”
“若是按照这套更加紧密的工序,一张纸成本能压缩到多少?”李倓看着刘婉。
说到这个,刘婉立刻说道:“我粗略计算了一番,一张纸的成本能够压缩到十文。”
一边的刘志倒吸了一口气,震惊地说道:“那岂不是二十文就可以买到一张纸了?”
这在这个时代是不敢想象的。
造纸工艺真正飞跃是在宋朝。
等大量的竹纸普及,以及一些造纸标准化工具的产生,才将纸张的产能全面提升起来。
这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自黄巢在黄河边杀干净世家大族后,把持了古典帝国政治千年的世家门阀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后来赵匡胤为了快速解除内乱,开始启用文人治国,大量平民阶层因为识字读书,有了上升的机会。
于是读书,成了宋人全民追捧的事。
这就导致纸张需求暴涨,还带动了印刷技术的提升。
宋人就差搞出三年模拟五年赶考了。
但此时还是大唐,大唐的科举是一言难尽。
考生的名字是公开的。
这都不需要考生写“我的兵部侍郎爸爸”这种文章了,因为看名字就知道该录取谁。
张九龄那种寒门能登天子堂,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大唐,读书其实没啥前途。
市面上对纸张难道就没有需求吗?
当然不是!
盛唐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