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1章 聪明人读书有方法,农门状元,山的那边,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岁考而已,我的对手不是太平书院这些学子,而是天下名士!”
“壮哉平虏!”李弘鼓掌,“我读书比你好,你能中状元,也就是我中了!”
这对“明君贤臣”顺利进入互夸模式~~
赵平虏还写了一封信给长安城的堂兄们,苦恼地表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小小年纪就那么聪明,长得又俊俏,可如何是好哦!
临近年底,下乡支教的学子们陆续回来,参加岁考。
太平学院仿国子监的学制和规定,每门经典的修业年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三年,考试成绩分“通晓”、“及格”和“不及格”。
不及格是要受罚的,还可能被逐出学院。
下乡支教的学子们除了教乡民识字,还要帮忙秋收。
一些娇生惯养的郎君还是第一次干农活,掌心脚底都磨出水泡,乡野生活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和农人的苦相比,读书的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机会,来年进长安考入国子监,才不辜负赵大都督的期望!
小小年纪的赵平虏告别小伙伴们,提着他的小考篮,姿态潇洒地走进书院。
……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紧张的。
考砸了,大唐第一聪明人的面子往哪搁?
太子殿下的面子往哪搁?
他唉声叹气地走进一间小房子,这里大多是学渣,比如冯刺史家的一串小冯。
看到不足十岁的都督府小郎君走进来,学渣们都对他行注目礼。
这几日,他们的爹娘给赵平虏拉足了仇恨。
“赵郎君才这么小,你若连他都考不过,就别读书了,都下南洋贩昆仑奴去!”
……他们倒是不介意下南洋,只是对昆仑奴不感兴趣!
知道赵平虏是来打他们的脸的,学渣们全都气咻咻。
可一看赵平虏耷拉脑袋,跟吊起来的老鸭似的,学渣们顿时心平气和:同是天涯沦落人。
都是被爹娘逼的吧?
要不然谁愿意来考这鸟试?
是蹴鞠不好玩,还是下河摸鱼不香?又或是荔枝湾的花娘不好看?
赵平虏依靠人畜无害的神情赢得了众人的同情心。
他才刚坐下,旁边一个小冯就说:“考不过也无妨,来年再考。你父亲若是生气,你就躲去祖父、祖母那里。”
显然,这是一个习惯挨罚的。
小冯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