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我在古代搞科研,晴空之下,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种胶管, 你们带了多少?”
宁非盯着医药箱,视线专注,心中暗暗盘算着九凌湖天然树脂的库存量。
以现在的汽缸大小, 这几人手里的加起来勉强足够,树脂的性能他是了解的, 除了量产较少之外几乎没别的毛病。
现在就看这批树脂能不能扛得住高温和压力了。
“这个, 都给我。”
宁锯子举了举手中的树脂胶管。
“有多少要多少,都给我, 我有用。”
他说得着急, 众人也不敢多问, 只得一脸茫然地将胶管全数给了他。
收集完材料,宁非也不多做停留,十分冷酷无情地往回走。
“矩子哥哥!”
鱼忻在后面喊他。
“你不去看大船下水了吗?”
宁非头也不回, 只伸手挥了挥,身形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许多科学研究可能只差一步就能获得突破, 偏偏就是困在这关键的一步,最终止步于成功前的黎明。
搞科研很难, 真的难, 因为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走得越远, 重新开始的时候就越痛苦。
好在宁非的运气一直不错,之前制作胶管的材料刚好可以耐高温, 看着终于能够正常运作的锅炉和汽缸, 宁锯子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常压蒸汽无法产生推力推开活塞,宁非便在泵杆上添加了配重。等到活塞运动到指定位置,配重可以切断蒸汽输送阀门, 让低温的水进入汽缸,然后利用大气压力将活塞泵杆复位。只是这样一来,蒸汽机便不能做到全自动,中间需要专门的人员控制蒸汽阀和水阀。
即便这样,但第一台蒸汽机演示完毕的时候,研究小组除宁锯子以外的所有人,良久都说不出一句完整话,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这……这……这……”三水老道“这”了半天,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这是如何做到的?!”
“以肉身驱使无形之气,难不成……这便是神仙手段?!”
宁非:道长,咱们说好的要讲科学呢……
好在老道也就是那么一说。蒸汽机的制造全程他都有参与,自然知道这不是什么神仙的手段,而是机关巧思并利用自然变化的结果。
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老道是自愧不如的,对墨宗这位矩子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