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荒漠奇迹农场+番外,晴空之下,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航叹息一声。 “曾经我们是全蓝星大豆的黄金产区,东北的大豆世界闻名。结果现在, 品种的专利握在跨国公司的手中, 我们每年还要从外面进口大豆, 从别人手里买种,本土大豆产业几乎都被边缘化了。” “花生的情况也差不多, 榨油行业几乎都被外资把持, 不能让外国人捏着我们的油罐子啊。” 苏航和叶柳娜都是经历过那场“大豆之战”的人。虽然当年他们还是农学院的在读学生, 但出于对本专业的敏感,两人全程目睹了跨国公司将本土榨油厂打得一败涂地,在华国市场大肆收割并掌握了食用油行业的大半壁江山。 一直到现在,出身东北的叶柳娜还对当年的惨败耿耿于怀。 大豆,明明华国人用的最多用的最早,为什么现在反而要大量进口了呢? 如果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种,那是不是就能重现华国大豆的荣耀? 抱着这样的信念,叶柳娜将大豆育种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在此领域小有建树。 可要想改变大豆行业的现况,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跨国公司掌握着大量的专利,并且为自家的品种设立了层层壁垒,对华国培育的大豆严防死守。 华国耕地有限,海外大豆的种植又早已采用机械化、农场化模式,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都远超华国本土,牢牢掌握着市场的定价权。 有规模就有价格优势,哪怕是算上运输成本,海外大豆的价格依旧低于本土。而掌控上游压榨行业的外资公司规定只能收购海外大豆,华国大豆想要获得生存空间,就必然要遭遇外资的围追堵截,难上加难。 就算是有好种,价格卖不上去,农民也不会愿意种啊。 为此,叶柳娜一度心灰意冷。 她觉得除非自己培育出魔豆,不然根本没希望打败跨国公司,普普通通的品种优势是没希望的。 直到,她在老师的实验室见到了梭变1号土豆和梭变2号玉米的样本。 小果化、低产量、不完美。 但却是长于荒漠戈壁,而且生长周期非常短。 别人长一茬,它能长三茬,这是产量优势。 别人需要良田,它给块荒地就行,强大的适应性。 而且,味道还很好。 一瞬间,叶柳娜忽然有了新思路。 也许大豆不需要正面战斗,够多够便宜不也是优势吗?! 当本土的大豆价格足以弥补出油率缺陷,她就不信那些榨油企业还只盯着运送海外大豆的集装箱船,商人都是逐利的! 于是她满怀希望,自告奋勇跟着老师来到了西北荒漠无人区。 戈壁滩上的风沙可真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