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蛤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十四、国灭,龙神决,流浪的蛤蟆,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田地,只归这些青壮男子耕作,日后他们不能耕作,便要重新收归国有,不能传诸子孙,这些田地在收回国有之后,还会再度派发出去,给另外的年轻青壮。
这些人耕种土地收获足以撑起小康之家,交上的粮食越多,就会有额外的种种利益,饥荒年景,亦有减税粮之法,有奖有罚。
这也是乔宁才能如此做,辽东之地苦寒,甚少有农耕之民,所以土地大片荒芜,乔宁收归乔氏王朝所有,并不会有什么阻力,毕竟原本的女真等人,只懂得渔猎,虽然也有耕作,但却并不以为主业。
若是他在中原提倡此法,这种把所有土地都收归乔氏王朝所有的办法,早就惹得天怒民怨,被那些据有大量良田的人给强烈抵,制了。
乔宁推行此法不过两三年,乔氏王朝的粮食就屡获丰收,再加上乔宁鼓励商贾,故而辽东乔氏富庶之烈,已经渐渐追上了辽国,虽然那还比不得大宋,但却也再非是苦寒之地了。
乔宁一面寇边,一面努力内政,辽国本来就国力衰减,渐渐抵挡不得乔氏王朝的攻势,连续数年都丧失大片土地,眼看中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都为乔氏王朝侵占,但却始终都没有办法。
乔宁对发动大战没有兴趣,始终采取蚕食战术,效果却颇为显著,不知不觉,辽国的贵胄和皇室,都向西北缩退,就忽然被乔宁逼得,实力收缩,甚至疆域再也不跟大宋接壤。
此时的乔氏王朝,吞并了辽国的大片领土之后,已经跟西夏,大辽,大宋分别接壤,三面环敌,而吐蕃因为有西夏阻隔,却又帮不上什么忙。
更何况,乔宁也不敢信任吐蕃的人,鸠摩智可非是善男信女,此人颇有野心,吐蕃国主被他窜弄,几次三番跟西夏挑起战争,亦是捞了不少好处。
乔宁逼迫辽国至如此地步,就再也不肯跟辽国继续战斗了,此时辽国实力尤存,虽然连番退让,但实际上国力并未折损太多,仍旧有数十万大军。
尤其是上京道疆域辽阔,回转腾挪余地甚大,若是辽国一意避战,乔宁不花个十余年的功夫,是没有办法把辽国打下来的。真正历史上,金灭辽攻宋之后,辽国的还有强人耶律大石建立了西辽,存在甚久,直到元朝兴起这才被灭。
所以乔宁侵占了足够多的土地之后,就打算冲着西夏下手,此时的西夏已经极为孱弱,国力也不复当年,尤其是西夏本来就是贫瘠之地,国内人口又单薄,历年战争之后,比大宋的国力衰退的还要厉害。
虽然灭了西夏,就要直面吐蕃,但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