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唐宋八大家下三苏,答题:从始皇开始,妖皇,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生平经历:
早年游荡:苏洵年轻时喜好游山玩水,学习并不认真,直到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名落孙山,这让他对科举制度产生了不满。
游历与沉淀:科举不顺后,苏洵游历庐山、虔州等地,增长了见识。后来他绝意于功名,在家专心读书写文,并教育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声名渐起:嘉佑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到汴京,拜见了欧阳修等文坛名人。欧阳修赞赏他的文章《衡论》《权书》《几策》,向朝廷推荐了他,苏洵从此声名大噪。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同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开始流传。
晚年为官:嘉佑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次年,担任霸州文安县的主簿,参与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治平三年(1066年),《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但苏洵也在同年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
2。文学成就:
散文方面:
风格特点:苏洵擅长散文,尤其善于政论,文笔流畅雄健。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具有雄辩的说服力。他摆脱了科举应试的功利心,主张写“胸中之言”,文章自然成文。
代表作品:《六国论》是他的经典之作,文章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借古讽今,抨击了宋朝赂敌求和的政策;《管仲论》《辨奸论》等也都是他的优秀散文作品。
诗歌方面:苏洵的诗歌风格质朴苍劲,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其诗歌作品有《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等。
3。文学影响:
对家人的影响:苏洵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和培养影响深远。在他的指导下,苏轼、苏辙自幼便开始写文章,为他们日后成为文学大家奠定了基础。“三苏”在文学上的成就相互辉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文坛的影响:苏洵的文章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主张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许多文人学士对他的文章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