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意大利会有航空母舰吗?,崛起之第三帝国,大罗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赫斯曼在1928年6月1日这天,乘坐着一架拥有修长体态和四台750匹马力的星型空冷式发动机容克J.28客机飞到了意大利首都罗马。和他一起抵达的还有墨索里尼的老朋友瓦尔特·拉特瑙和工业促进委员会卡尔·豪斯霍费尔以及几个随行人员。
“路德维希,这架飞机真是太棒了,我们的菲亚特公司什么时候能造出这样的大家伙就好了。”
在机场迎接的新任意大利航空部长伊塔诺·巴尔博在过去几年一直负责“德意合作”,和赫斯曼比较熟悉。刚一见面,就毫不掩饰地眼馋起了把赫斯曼送到罗马的飞机。
虽然德国在液冷式航空发动机和“轻型高速飞机”(指用来比赛的快速飞机)这两方面落后于意大利。但是在空冷发动机和大型运输机(客机)这两方面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别说意大利了,就是英美法生产空冷发动机和大飞机的公司加一块儿,市场份额也比不上福克、容克、道尼尔(这是一家成立于1922年的水上飞机公司)、福克·沃尔夫、信天翁、西门子(西门子公司现在也进入了空冷式航空发动机市场)和BMW这些德国大公司的一半。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则都是赫斯曼全力推动苏德合作的功劳——因为福克、容克、道尼尔、福克·沃尔夫、信天翁、西门子和BMW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和苏联合作开发的,苏联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开发费用。而且每一种发动机和飞机,都能从苏联和德国政府(赔偿品)拿到大量的订单。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飞机制造厂为了一架两架订单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福克和容克公司却可以轻轻松松收获上百架订单。
比如赫斯曼这次乘坐的容克J.28客机还没有最后定型,就已经拿下128架订单,其中75架是苏联红空军订购的“改型机”。实际上就是将轰炸型的J.28,以客机的名义做散件出口,在苏联装配成TB-2重型轰炸机。
而散件组装只是苏联国产化J.28的开始。在完成了全部75架的散件组装后,苏联工程师也就基本吃透了J.28,之后就会在德国工程师的帮助下自行生产——发动机还需要继续进口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仿造,而机载电子和导航设备则只出口不转让技术。
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德国在空冷发动机和大型飞机领域可以保持相当的领先。连苏联在这两方面的水平也仅次于德国,比英美法意等国要领先一头,更别说远东的那个日本帝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