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赫斯曼的小算盘,崛起之第三帝国,大罗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某个外国资本家和总设计师是哥们,这还有什么生意做不成?还有什么钱赚不到?
当然,赫斯曼现在是个有理想的军国主义者!在苏联赚钱,然后去瑞士安度余生未免太无聊了,如果有机会他还是想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家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尽可能的保存德国的战争潜力——主要是军事工业的实力,比如航空、造船、机械等等因为战败而遭受严重限制和打压的行业。
据赫斯曼所知,在第二帝国时期,德国在重工业领域,特别是航空、造船和内燃机等行业,都是比较领先的。而到了希特勒上台的1933年,因为《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让德国无法光明正大发展空军、海军和装甲兵的德国,虽然在上述领域的某些方面还保持着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已经不能和第二帝国末期相比了。
而同苏联展开合作,得到苏联红军的大量订单,恐怕是德国的航空、造船和内燃机等行业,在战后保持活力的唯一方法。想要工厂不能停、队伍不能散、成果不能丢当然得要有苏联这个大市场支撑了——当然,在输出技术给苏联的时候,也得多留几个心眼,把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都抓在手里面……
……
就在赫斯曼暂时离开彼得格勒,搬去风景宜人的沙皇村思考人生道路要怎么走的时候。在彼得格勒城内,历史车轮还在滚滚向前。
5月2日的“小规模内战”,让彼得格勒城内除布尔什维克之外的各派都看到了内战真的有可能降临!
与此同时,以美国大使弗朗西斯为首的盟国使团,又以“中断援助”为要挟,要求临时政府立即镇压布尔什维克的作乱,恢复彼得格勒的秩序,并且尽快开始军事进攻(进攻德国)。
迫于压力,临时政府只得下令彼得堡军区司令科尔尼洛夫——一个自视甚高,自以为是拿破仑的职业军人——调动军校生和部分忠于临时政府的部队(真的不是很多),携带大炮开进宫殿广场,驱散了闹事的布尔什维克。
但仅仅是驱散,而不是血腥镇压。因为科尔尼洛夫控制的武装根本不可能摆平列宁的人马——不计算武装工人和水兵,布尔什维克现在已经控制了十几个团的卫戍部队。而且剩下的其他卫戍部队士兵,也大多对布尔什维克抱有好感。
想要镇压,除非各方面联手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