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附录,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儒墨
(一)本篇所讨论之问题
(二)论儒不必与殷民族有关
(三)殷周文化异同问题
(四)论儒之“古言服”
(五)论儒与“商祝”
(六)论《周易》
(七)论三年之丧
(八)论殷民族有无“悬记”
(九)论孔子是否“与殷商有一种密切之关系”
(十)论儒之起源
(十一)论儒侠
(十二)墨家之起源
(十三)论儒侠之共同道德
(十四)论墨家与普通侠士不同之处
(十五)论儒家墨家之教义之社会的背景
一 【本篇所讨论之问题】
民国十六年,我在《燕京学报》发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燕京学报》第二期)在那篇论文里,我说:“本篇的主要意思,在于证明孔子果然未曾制作或删正六经。即令有所删正,也不过如教授老儒之选文选诗。他一生果然不过是一个门徒众多的教授老儒;但后人之以至圣先师等尊号与他加上,亦并非无理由。”(页二三四)我又说:“孔子抱定一个‘有教无类’的宗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这是何等的一个大解放。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则实始于孔子。”(页二四一)
过了两年,傅孟真先生由广州北来,示以他在中山大学所印之讲义,内有《战国子家叙论》。在此《叙论》里,他有一节“论战国诸子,除墨子外,皆出于职业”。(油印讲义本页四)他说:“百家之说,皆由于才智之士,在一个特殊的地域,当一个特殊的时代,凭藉一种特殊职业而生。”(同上)他以为“儒家者流,出于教书匠”。(同上页九)
又过了两年,得见钱宾四先生的《诸子系年》稿本。其中有论及儒家之起源之部分。《诸子系年》现在尚未出版,但关于儒家之起源,钱先生已在别处论及。钱先生说:“《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柔乃儒之通训,术士乃儒之别解。”“儒为术士,即通习六艺之士。古人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通习六艺,即得进身贵族,为之家宰小相,称陪臣焉。孔子然,其弟子亦无不然。儒者乃当时社会生活一流品,正犹墨为刑徒苦役,亦当时社会生活一流品也。”“孔子不仅藉艺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