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佚名,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堂堂地区首县,治安情况尚且如此恶劣,其他县城乡镇,可想而知。
艾高峰一点都不怀疑,有些“小案子”直接就被下边捂住了,没报上来。
随后,艾高峰专门写了个报告,以楚州地委的名义上报省委。重点就是汇报知青回城之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安置,会出大问题。
艾高峰亲笔写的这份报告,随即出现在省委第一书记边至诚同志的案头。
边至诚同志相对比较年轻,还不到五十岁,满头乌发,四方脸,在全国各省第一书记之中,算得是年富力强的“少壮派”。
对艾高峰这个报告,边至诚书记比较重视,戴上黑框眼镜,仔细阅看。
片刻后,身子微微后靠,陷入沉思之中。
下午,这份报告出现在各位省委书记,常委的案头。
边至诚请省委班子里的同志们都看一看,发表一下意见。
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为这个报告里,艾高峰夹带了“私货”。
艾高峰指出来,要安置那么多的回城知青,仅仅靠着现有的体系,是完全不够的。
楚州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厂本来就少,而且大多呈现满员甚至是超编状态,很难再安排人进去。就算勉强安排进去了,也只会人浮于事,根本没有什么正经活干,反倒会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
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建新工厂。
将刘弘毅说的那几家工厂,全都写在了报告里。
同时,还要建养殖场,养猪,养鸡。
边至诚惊讶于艾高峰的“激进”,这个老艾,胆子是真大啊,才刚刚恢复职务没几个月,就敢放这样的“卫星”。
就不怕犯错误吗?
但边至诚是个务实的人,内心隐隐觉得,艾高峰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他提出来的那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创汇。
似乎也是一条门路呢。
这么大的事,边至诚不愿意自己一个人拿主意,便批转给了全体班子成员,请大家都来发表意见。
两天之后,一摞报告再次回到边至诚案头。
对于第一书记的要求,班子成员还是很重视的,每个人都签署了自己的意见。
不出边至诚所料,大多数都是反对。
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一位,直接在报告上写:楚州地区想要干什么?
还有一位则斥责艾高峰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严重低估知识青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