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贼功夫,风月有痕,老猫,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讲过,有一种专门玩调包的,拿假的换真的,明明是衣服,能给换成一沓纸;明明是药,能给换成一包土;明明是金银,给换成一堆废铜烂铁……变换如神,宋朝人管这个叫“白日贼”。还有一种,在街道集市上,一打照面一错身,对面这位身上挂的钱袋啊、香囊啊、玉坠儿啊、配饰啊……不见了,被一剪子剪掉了。这种被称作“觅贴儿”。反正都是街头混混,手法奇快。当时这类人中,比较出名的,有拦街虎、九条龙等,“尤为市井之害”。
捉到了贼,自然是要惩罚的。古代采用的办法是在身上刺字。契丹的做法,第一次作案被抓,在手腕上文个“贼”字,再犯则文在胳膊上,第三次被捉到,文在上臂,第四次文在肩膀……别说没给重新做人的机会哈,给了四次机会要是还改不了,那这人没救了。第五次被抓,不废话,杀头。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脸上刺个“劫”字。这是南北朝时南方梁朝的规矩,不过没有实行多长时间,到了梁武帝天监年间基本就废止了。尽管短命,但有人考证,这可是古代在罪犯脸上刺字的开端。尽管更早的秦汉时期就有“黥面”的记载,但没说是不是刺字。
当贼的,有偷穷也有偷富的。不过要打算史上留名,那还是得偷皇宫。故宫大盗,轰动全国——宋朝也有一位,这位叫单和。
蔡绦《铁围山丛谈》写了这么件事。宋徽宗崇宁年间,汴梁皇宫失窃。这贼由寝殿之北,过后殿折向西南,又逛了一圈诸位嫔妃的住处,再向南,穿过崇恩太后的宫殿,然后出宫。天亮以后发觉,勘察完踪迹,大家就一筹莫展了。蔡绦说,还是他爹蔡京有办法,蔡京怀疑是负责宫廷后勤的仪鸾司的人干的——别人,路不会那么熟啊。于是就让仪鸾司自查,结果还真查到了——仪鸾司的单和失踪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全力追捕单和。三天后,在百余里外的雍丘捉到了他。这单和也怪,不知道把赃物先藏起来,被捕的时候,从肩头到脚后跟,挂满了金器。这跑得得多慢啊。
经过审问,闹明白了。单和是仪鸾司飞梯第一人。啥叫飞梯啊?就是现在说的软梯。用绳子系上横木,做成梯子。单和又经常进入皇宫送东西,道儿早踩熟了,终于做出了大案。不知道最后宋徽宗是不是送给蔡京一面“撼大宋平安”的锦旗。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贼也不例外,偷得多了,有经验了,也有著书立说的。清代俞正燮的《癸巳存稿》就提到,明朝有记载,有个“贼魁”叫邱老四,就写过本《箧秘籍》。“胠”的意思,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