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十五分钟,拥有一小时的效率
温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怎样用十五分钟,拥有一小时的效率,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温言,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感觉好长啊!工作了那么长时间后才只能休息五分钟,又感觉好短,而且一会儿二十五分钟一会儿五分钟,感觉上很复杂,每次都要在纸上写下开始结束的时间才行。
第三,专注当下。越是专注于当下,越容易聚合精神。
我以前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拖延就特别明显,一想到架构里有三百多章,我才写了十章不到,就立刻泄气了。但沉浸法不让你看那么远,你不用想写完第十章后还有二百九十章,你只需要在十五分钟里踏踏实实地写就好了,甚至不用想第十章能不能写完,反正在闹钟响前,能多码一个字是一个字。
第四,自由度高,比较灵活。相对而言,番茄法就比较僵化,闹钟响了,我必须休息五分钟——可是这时工作刚刚渐入佳境,休息五分钟后又得重新进入状态,而沉浸法则是让你自己选:接着工作,还是玩?如果有状态就选工作;累了就玩。
以前我也写过一些时间管理和关于战胜拖延症的文章,写这些的时候,我的心底一直有一个疑问:
我们为什么总热衷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和战拖这些“反人性”的东西呢?是真的为了让自己工作更高效、学习更多知识吗?
其实不是。
大部分人都只是对自己现在的状态不满意而已,都在寻找一种途径,无论途径是叫“战拖”还是叫“时间管理”,或者是叫“精力管理”,希望通过它们能更好地管理自己,不再有“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的罪恶感,获得那种“人生尽在掌握”的感觉。
我始终觉得,一个好的方法,必须足够简单,因为只有足够简单,才能被记住,才能反复实施,而实施了才能看到效果,更愿意坚持。
课后有人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每天应该沉浸多少次?
对此,老师的回答是:“不要在意沉浸的次数,真正值得在意的,只有你在沉浸中的感受。当你真的进入了那种浑然投入而忘我的状态时,无论时间长短,都请牢牢记住那种感觉。”
我深以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