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必强迫自己做“逗比”
温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其实你不必强迫自己做“逗比”,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温言,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为一个相对保守的人,我是从“90后”那里听来“逗比”这个词的。
开始我以为“逗比”就是“有趣儿”的意思,后来慢慢发现,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趣往往是别人对你的感觉,而逗比,往往都是自封的。
有趣的形态多种多样,一个人即便并不逗,也不搞笑,如果他做的事情足够酷,也同样可以被称为有趣。
“逗比”却不行,所有“逗比”都只有一种姿态,放得很低、拼命撩人发笑的姿态。
说实话,做一个“逗比”的工作量可比有趣的强度大多了。
有趣的人不必时时有趣,而“逗比”一般会自我要求每句话都逗比。
如果“逗比”给你讲了一个笑话,而没有人笑,那后果很严重:他会条件反射地给你讲第二个、第三个……说不定还要掰开揉碎地给你解释他这些笑话的笑点在哪里……所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你最好体谅地哈哈哈一下,让他们别再滔滔不绝了,否则“逗比”可能会忧郁一整个下午。
不知道为什么,现实中越是“逗比”的人,人群中反而越显得孤独。
看似热络、强大的自嗨式表演背后,往往潜伏着一个脆弱谦卑的灵魂。
我认识一个姑娘,不讲笑话的时候挺正常的,一讲笑话就冷场,全场面面相觑,就她一个咯咯咯咯地笑,然后戛然而止,她冲大家摆手:“你们都不要管我啦,我就是这样一个‘逗比’。”
有次姑娘在培训上认识了个同龄男生。两人同组做案例分析,男生话不多,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虽然仅限于讨论题目,不过都觉得对方不错,于是互留了微信,再约时间吃饭。
吃饭那天,姑娘想着不能再像培训那天灰头土脸的样子,打扮得美美地去了,她还为这次见面准备了几个有趣的段子,遗憾的是甩出去都成了哑炮。吃到下半场,男生已经明显心不在焉了,还是礼貌地送她回家,然后无意中说了一句“感觉和那天看到的你不太一样”。
姑娘说:“怎么不一样了?”
男生说:“感觉那天你更理性成熟一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此姑娘郁闷了很久,一郁闷,她的“逗比”段子就更多了。这一次,周围听的人都得笑,似乎只有大家替她笑了,她才能一步步从郁闷中脱离出来。
其实我觉得,如果那天她不刻意表现得那么“逗比”,而是真实地做自己,或许结局就会不一样。
做培训那天,不刻意讨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