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 章,资本家已经拥有大量资产了,为什么还要剥削无产阶级?,杂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劳动」,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
「生产」涉及到的是物,什么生产资料啊生活资料啊,都属于这一层次。
「劳动」则专属于人。只有人能劳动。只有人能产生需求。即便是再「无能」的人,哪怕瘫痪在床发呆,也时时刻刻产生需求。就算是再先进的机器,也无法产生需求,只能生产(制造)产品。
人负责「劳动」,物用于「生产」。
「劳动」产生需求,「生产」产生产品。
一切劳动都毫无例外的产生需求,真正的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
按需分配就是「按产生的需求而非按等待满足的需求」分配。
劳就是(产生)需,(能产生)需就是劳。
消除了一切脑力的,体力的差别,大家都是平等的劳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过)。是个人都会(谁还没需求呢)。
人类产生需求,以需求为动力推动,发展,解放生产。
再也没有人的时间会被浪费(因为每时每刻都能产生需求),人类的任务也不再是从事直接生产产品并交易增殖。
将劳动(产生需求)锚定为平等派。
人人都能产生需求,相当于人人都在劳动,真正的人人平等。
「工作是为了活着」变成「活着本身就是工作」。
「人对人的压迫」变成「全人类对物的支配」。
也就不存在剥削。
八、上述第七点提出了治「异化病」的观点(哲学)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将提供现实的客观物质条件
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为缩小人类自然属性差距对劳动本身的影响拉开了序幕。
马列等前辈在创立理论体系的时候,世界还在享受第二次(甚至第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而今天的人类都走到了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的门槛。
前辈们所处的时代,还只能在理论上提出「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这一概念,而随着现代的发展,「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正越来越走向现实。
在十九世纪,工厂就是工厂,车间就是车间,拧螺丝的、挥镐头的、浇铁水的……泾渭分明。
抽象的「劳动」与具体的「生产」,几乎完全重合,看不出分离。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具体的「生产」在外部表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有可能大家都变成了按电钮的、敲键盘的、搓手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