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 章,淞沪会战究竟有多惨烈?,佚名,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处都出现几万部队拥挤在一条狭窄公路上,成为日军飞机扫射和轰炸活靶子的景象。有的大桥奉命要被炸毁,却因为后续友军部队还没有过桥而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了多起自己部队拔枪相向的场面。
不少满腔热血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杀敌的子弟兵,最终却死在了溃退的路上。
9
1937年11月11日,俞鸿钧脸色凝重。
俞鸿钧,上海市长。他做市长的时候,40岁都不到,可见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但在战争时期,他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这一天,俞鸿钧奉命告诉上海市民一个不幸的消息——中国军队已经全部撤离上海市区。
历尽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了。
上海陷落了。
但是,俞鸿钧的使命,是宣读一份《告上海市民书》:「……以酷爱和平之民族,被迫与黩武之强敌抗战,所持者唯此坚忍不拔之志愿,称意敏果之行为,但使尺寸土地之进出,胥有代价可言,则目前之小胜小负,胥无与于最后得失之衡量,此长期抗战之精神意义,所以必须洞彻了解,无所用其彷徨顾瞻也……」
其实,11月1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表的《告上海同胞书》的开头,说得更直白一些:「亲爱的上海同胞们:我军这次撤退,是战略上有计划的撤退,绝不是战争的失败,而且真正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是从这时候才开始!」
俞鸿钧
当然,在日本军部大本营看来,这只不过是失败者一种「体面」的说辞而已。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离上海只有300多公里的南京——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和柳川平助的第十军,都摩拳擦掌虎视眈眈,不断发出「请战」的诉求。
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
日本人未必不知道中国人想借淞沪会战,将他们引入「由东向西」的攻击线路中,而是他们不在乎:
上海一战,虽然日本军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言论变成了「三个月打进上海」,但毕竟也歼灭了蒋介石的大量精英部队。等到再打下南京,坐着等中国人来投降就可以了。
然而,一个星期后的11月20日,中国国民政府发布的一条声明,彻底震惊了日本人。
在这一天,中国国民政府宣布:把首都从南京迁往重庆。
南京战役还没打响,中国人已经宣布迁都了。
这背后透露出的只有一个信息:在历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