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安吉郡公——杜淹,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淹,字执礼,京兆杜陵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名相杜如晦叔父。出身于京兆杜氏,隋朝时期,担任御史中丞,隋朝灭亡,效力于王世充,授吏部尚书。投降秦王李世民,授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卷入杨文干事件,受到牵连,坐罪流放巂州。唐太宗即位后,召回朝中,授御史大夫,册封安吉郡公,迁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成为宰相。
杜淹年轻时聪慧明辨,学识广博,颇有美誉,与同乡韦福嗣是莫逆之交,他对韦福嗣道:“皇帝喜欢任用隐士,苏威便是在隐居时被征辟为美职。”因此一同隐居在太白山,其实是在沽名钓誉,隋文帝听闻,极为憎恶,将二人流放江南。后来,杜淹返回乡里,得到雍州司马高孝基的举荐,授为承奉郎,累迁至御史中丞。
杜淹成为王世充的太尉府官属,王世充僭号称帝,任命杜淹为吏部尚书,对他非常信任。杜淹因与侄子杜如晦不睦,便在王世充面前进谗,致使杜如晦的兄长杜某被杀,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在郑国为官,也遭到囚禁。
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杜淹作为郑国高官,被定为死罪,杜如晦在李世民麾下效力,杜楚客便请他加以营救,杜如晦不允,杜楚客哭道:“叔父已经害死大哥,如今哥哥又不肯营救叔叔,我杜家要自相残杀,真是令人悲痛。”杜如晦感悟,向李世民求情,方免去杜淹的死罪。后来,杜淹因久不升职,欲投靠太子李建成,被负责选官的封德彝告知房玄龄,房玄龄担心李建成得到杜淹会对李世民造成威胁,便举荐杜淹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庆州刺史杨文干起兵叛乱,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加剧,唐高祖认为杜淹未能劝导李世民,致使其兄弟失和,将他和东宫属官王珪、韦挺一同流放巂州,李世民知道杜淹无罪,只是受到牵累而已,赠他黄金三百两。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不久继位,杜淹被召回朝中,授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实封四百户。唐太宗知道杜淹熟知历代典制,让他主持东宫仪式簿领的裁订工作,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成为宰相,他前后举荐四十余人,最终都成为知名官员。杜淹曾举荐刑部员外郎郅怀道,并道:“怀道在隋朝担任吏部主事时便有清慎之名,当时炀帝下江都,百官都随声附和,唯独怀道反对。”唐太宗问道:“那你当时的意见呢?”杜淹答道:“我同意去。”太宗道:“对待君主应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你既然认为郅怀道的意见正确,为什么反而不劝谏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