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卧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吏禄三百石,逐鹿大唐,十年卧雪,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说到“盐田”,王义信便滔滔不绝:“开元元年,河东郡的盐池逐渐干涸,不能如过去一般依靠自然之力晒制池盐,姜师度便上奏,称便率众疏决水道、开垦盐畦,通过水道往盐畦中灌水后再晒制成盐。”
“如此一来,盐田中需要的人力就多了,于是姜师度便招募防池官健及池户百六十五户以制盐。开元二十五年。河东郡的盐池改为民营,防池官健被裁撤,不愿还乡的便入籍猗氏县,与池户们一起,靠制盐为生。而这些盐户,又被成为畦户。”
王义信不止用口说,还动手在地上的泥土中画了个“井”字:“这盐畦中的一畦大约有一丈一尺宽,水渠设置在畦与畦之间以便灌卤;盐畦成‘井’字形分布,九畦为一井;每十井又有沟渠作沟通,沟渠还设置有排水路线,并用闸门来控制分卤导流。”
“至于税收,当初规定,每十斗取一,剩下的,则有畦户自由分配。”
李缜翻阅着簿册,发现都和王义信所说的无异:“那为什么,现在畦户们都成了郭行健的奴仆?”
按理来说,盐田受水旱蝗灾的影响是比较少的,十斗取一的税,也不是离谱的,不应该短短八九年,就全被逼得卖身了。
“因为在官营时期,池户们需要受官吏和防池官健的看管。每年上交的盐,都有定例。所以,租庸调轮不着他们。官转民之后,这些可都来了。王鉷不是弄了个什么。补租庸调吗?哎,这便少不了他们,判官且算算,从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五年,整整二十五年啊!”
李缜一愣,他虽然知道有人被一口气收了三十年的租庸,但却从不知道,原来这三十年的租庸调,是这样来的。
“杨慎矜任了含嘉仓出纳使后,又下令‘诸州纳物者有水渍伤破及色下者,皆令本州征折估钱。’判官也知晓,这盐池哪里能种小麦,哪能养蚕?唯有用盐,去跟过路的货商去买。”
李缜听到这,已经开始摇头了,但没想到,这仅是开端,重头戏还在后面。
“但这江南的布,河北的麦、谷,都是水运而来,途中就少不了受潮。杨慎矜说了,受潮就要折色。这折色可不得了,一丈布,受潮后,他便只认三尺,剩下的七尺,都要以现钱来补。”
一听到现钱,李缜就是心口一紧,因为他上一年,才经手过假钱案,他虽不了解详细案情,但从已知的信息便足以推断,这些盐户,绝对也是受波及者之一。
“如此一来,十斗盐便去了五斗。节衣缩食一下,还是可以过日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